Ebpay

睿治

智能数据治理平台

睿治作为国内功能最全的数据治理产品之一,入选IDC企业数据治理实施部署指南。同时,在IDC发布的《中国数据治理市场份额,2022》报告中,蝉联数据治理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一。

在线免费试用 DEMO体验 视频介绍

浅谈下数据标注的几个运营思路

时间:2025-09-25来源:数据工匠俱乐部浏览数:5

一些人拿到规则文档就想赶紧安排人干活,很容易试标一出全是问题。虽说许多项目有相似性,但总会有细枝末节出的规则出入。这块可以参考Musk的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就是把事物的基本原理搞清楚。

(1)重新审视以往的经验公式,抛弃那些已经过时的经验知识。

(2)不搞自作聪明的打比方和类比,A就是A,B就是B。

具体执行下来分为三步第一查 “需求规则有没有模糊地带”。比如标注汽车,文档里写 “标注整车范围”,那还需要进一步确认天线、后视镜、行李架、备胎这些和车相连的部位是否需要标注。遇到这种情况,别自己瞎猜,找甲方对接人,把这些细节一条条确认清楚,最好让对方给几个 “标准答案” 示例,比如标注正确的图、标注错误的图,贴在需求文档里,后续给标注员培训时才好讲明白。第二查 “技术能不能执行”。需求摸透了,接下来就是试标。大多数人的思维还是安排团队里技术能力最好的人参与试标,为了拿下项目也是正确的选择,但也可能给自己、给对方挖坑。试标是整个项目的 “报警器”,能提前暴露70%的问题,如果合适的情况下,别只挑经验最丰富的标注员,得把新手、中等、老手水平的人都拉进来,比例大概 1:2:1。其中他们担任了不同的职能。新手能发现需求文档里 “没说明白” 的地方,也能代表最低下限。 中等水平的人则能反映 “普遍情况”,他们的准确率和速度,更接近整个团队的平均水平。 老手侧重评估 “标注难度”,觉得哪些地方最费时间,应该顺利获得哪些方式提升人效,也应以更高质量提交数据拿下项目。 第三查 “项目能不能落地”。这块不仅是技术能力是否可做,还要判断综合人效。综合人效=爬坡期、标注/质检/验收人员配比、返修耗时。能否赚的到钱、包的住成本,标注行业本质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创收的本质还是靠标注员的劳动力产出,综合人效毛利至少在15%以上才有的做。并且试标一定要确认好验收尺度,有些项目准入简单,投入大量人力做了一段时间,甲方反馈质量不达标又需要全部返工重做。把产量目标拆成 “三级指标”:总项目目标→小组目标→个人日目标。比如总目标是 10 天标 1 万条,分成 5 个小组,每个小组就负责 2000 条,再按小组人数分摊到个人,假设每个小组 10 个人,那每个人每天的目标就是 20 条。这样一来,谁拖了后腿,一眼就能看出来。如果产量不达标,要找病根。重点不是看 “谁标得好”,而是看 “大家错在哪”。这块也切忌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找问题本质出在哪里。这其中一般有两块最大的问题点。


(1)一定要重视复盘,一些团队为了只让标注团队产出,忽略了很多复盘环节,不复盘意味着下次可能还错,能力也无法提升。复盘不能一昧的讲,硬宣贯下去的知识对标注员吸收效果不会好,管理的一个目的要人尽其才,复盘要引导每个人去思考自己错的点在哪里、如何解决。比如执行时让其自己总结错在哪里,每个人讲自己的错题。再由“老手”指正补充。


(2)错误问题一定要定性,除却客观因素如规则不理解、工具不擅长使用,我见过许多错误都笼统的归结为标注员“粗心”,然后就简单的说下次要细心就一笔带过。实际项目问题拆解一定要拆解到更细的底部,要深究粗心原因,是太着急了 还是没好好做,要结合奖惩的管理手段,惩不一定是扣绩效扣钱,也可以是劳动值日、抄写规则、增加产量等等。起码要在主观上要有在好好标注的意识,而不是敷衍了事,如确实主观再认真标注 但客观上仍然粗心错误很多,属于个别人员问题,应考虑调换其他适合的项目。很多标注员会觉得 “要准确率就别要效率,要效率就会丢准确率”,其实两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共存。先说准确率。多数团队常见方法是做FAQ,即错题表,让大家知道哪些标注方法是错误的,需要避免的。这块可以扩充一步,即人人都是质检员,人会有思维定势,当自检时往往发现不了自己错在哪里。可以安排A检B,B检查C这种形式,让每个人看下别人是怎么做的。注意,核心点并不是真的让他们质检出错误,而是不要埋头苦干,比如A检出B的错误,B认为没有错,这样讨论的形式会让其加深记忆,并且不自觉的要更认真的去做。也可以考虑让大家多看一些质检顺利获得的案例。非垂直专业领域的标注项目一般都不难,正常智商的人都可以做,只要一个人真的投入精力好好去做,基本都不会有问题,所以在管理上的一大重点,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再说效率。核心是三点。第一是熟练使用工具快捷键,能用快捷键的一定不用鼠标点,要养成操作习惯。第二是减少无效操作,比如标注员标一张图,要反复切换工具、调整参数,有时候给错类别还要返工,要形成更好的作业习惯,可以安排老手看新手做题,发现其具体问题,再让新手跟着老手的做题习惯操作,慢慢同步作业思维。第三是别太较真,有些作业项目可能对于远方的标注物、模糊的标注物精度要求并不高,有些“细心”的标注员可能会在作业上精雕细琢,那效率肯定起不来,要引导他以最快的方式做几张图,再结合实际情况判断是否满足验收标准,让其找到那个验收合格的点。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立即申请数据分析/数据治理产品免费试用 我要试用
customer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点击进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