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 产品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案例
- 数据资产入表
- 赋能中心
- 伙伴
- 关于
时间:2019-12-05来源:Ebpay浏览数:756次
财务分析是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轻视的工作。每逢年尾岁末,又到了年终汇报的大好时光(职场酷刑),如何能做出高质量的经营分析成为很多财务er的一大困扰。
今天,小亿教你三招学会财务报表分析,实现企业运营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的管理效能。(温馨提示:全篇干货,请赶紧先喝口水。)
数据分析的第一步根据业务需求,梳理关键指标,而财务报表分析需要关注哪些点呢?财务分析可主要从盈利能力、偿债获现、运营能力、成本管理4个方面展开分析。
盈利能力:主要关注企业的净利润率、利润简表、主营业务收入、销售净利率;
偿债获现:主要对权益乘数、资产负债率、利息倍数、销售现金比率、现金流量进行分析;
运营能力:主要用资产的周转速度来衡量,一般来说,周转速度越快,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则运营能力越强。包括库龄、账龄、应收账款、呆滞预警、周转率等指标;
成本管理:主要关注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生产成本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综合指标分析,就是将各方面指标纳入一个有机整体之中,全面地对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进行揭示和披露,从而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作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综合财务指标体系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指标要素齐全适当;主辅指标功能匹配;满足多方信息需要。
梳理好关键指标,知道了我们要分析的内容,那么第二步要掌握一些基础的分析手法。这里小亿介绍4种数据分析常用的分析手法。
趋势分析:一般用于核心指标的长期跟踪,用来观察数据有哪些趋势上的变化,是否有周期性?是否有拐点?并分析背后的原因。
对比分析:横向对比就是和自己对比。常见的跟目标值对比、同环比等;纵向对比就是和别人对比。跟竞争对手对比,来分析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占比。
交叉分析:针对数据进行多维度的交叉展现,进行多角度的结合分析。这是一个从粗到细的过程,也可以叫做细分分析法。
因素分析:利用统计指数体系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最典型是指标分解法、差额分析法。
当分析指标碰撞上适合它的分析手法,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下面以一个实例来详细介绍。
在制作财务分析前,要站在领导的角度考虑他们想看到什么样的财务汇报。领导想看的并不是抽象的统计公式、密密麻麻的数据列表、繁琐的数据来源,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企业的经营状况。
△财务综合分析
上图页面是一个公司财务概况的驾驶舱页面,这个页面主要展现领导层关心的核心指标,比如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成本率、资产负债率等,然后是集团运营状况的结论性描述,并可以将异常值进行预警,从而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作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
随后可从4个方面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分别是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成本管理。接下来,将以盈利能力页面进行详细讲解如何进行分析展现。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也称为企业的资金或资本增值能力,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受益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我们可按照2个方向进行展开分析的,一个是绝对量分析,一个相对量的分析。
绝对量分析主要是对净利润、利润表、主营业务收入等展开分析。
对于净利润这个指标,采取对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
第一时间是子公司和子公司的横向对比,找出净利润最差的公司,然后点击对应公司,查看其近一年来的净利润趋势,顺利获得与预算的对比、以及与同期的对比,找出异常的月份。然后再结合市场的形式,以及公司的主营收入,来定位出其问题原因。
利润表,是一定时期内公司经营业绩的财务记录,用来反映企业在此时期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主要展现公司的损益情况。
在配合上灵活的公司维度、时间维度的筛选条件,就能更加快捷的查询和统计所需要的数据,以及能快速定位出企业经营状况的问题所在。
那相对量分析呢?
相对量分析主要是围绕销售净利率进行展开,第一时间也是顺利获得趋势分析和对比分析来进行问题的初步定位,然后还运用了因素分析法,第一是顺利获得指标分解的方法,把销售净利率分解成销售毛利率和期间费用率,然后再层层的深入分析,最终找出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比如:我们怀疑是期间费用率的增长导致销售净利率的下降,顺利获得点击【期间费用率】进行展开分析。期间费用率是由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来构成,接着我们还可以继续深入下去,直到细到某个公司、某个部门、甚至某个人,定位出导致销售净利率下降的根本原因。(具体如上图操作所示)
其实这个过程中不仅有指标分解法的应用,也包含了交叉分析法,两种分析法的叠加使用,会使我们的分析更加全面。
第二可运用差额分析法,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额,那么销售净利率是受到这两个因素影响的,把这两个因素与预算值、同期值进行对比,计算出其中的差额,从而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这个就是差额分析法的实际应用。
最后偿债能力、运营能力以及成本管理分析,就不给大家一一列举了,只要知道我们分析的对象即指标,掌握多种分析方法,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问题,结合产品的优势,一定能做出让领导让用户满意的可视化分析。
△偿债获现分析
△运营能力分析
△成本管理分析
本文建议收藏,文中所有图表均用亿信ABI制作。